必博(中国)Bibo·官方网站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必博bibo)  /  联系我们  /  所长信箱  /  加入收藏  /  
首页 > 党建工作 > 学习园地 > 征文

征文

我的履职能力是从哪里来的-刘新

时间:2015-10-26 17:27:12  来源:  作者:刘新

岗位是一个人干事创业的平台,爱岗敬业是职责,也是自身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在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里,每一种职业都是社会发展进步所不可缺少的,都有其存在的依据、规范要求和职业道德。在我国,人们无论从事哪种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别。做好本职工作,不仅仅是一种生活要求,而且是应当履行的一份责任,同时这也是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过程。它可以为自己的不断成长和进步存储能量, 奠定基础。能力来自实践,有为才能有位。同一项工作, 不同的干法,会有不同的结果,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作为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做好科研工作是一个基本要求, 也是一个很高要求,同时达到这个要求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我来山东省必博bibo必博bibo研究所工作已经接近三个年头了,一直从事食品必博bibo技术的相关研究,虽然在研究室主任的领导下也获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自我感觉在科研方面还没有很大的突破,对于自己还没有真正的融入到必博bibo的科学研究氛围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 心态不平稳,有时候太过于急于求成了,太过于追求表面的东西,做了许过东西也看了很多的东西,就是没有真正的深入进去;2 没有塌下身子真正的投入进去,有点浮躁;3 做事没有计划,不条理,缺乏统筹兼顾的意识,科研效率低;4 害怕遇到困难,做科研就是向困难的挑战,但是没有这种敢于面对失败,嘲讽的勇气,总是蜷缩在安全的港湾,怎么能有创新呢?。针对以上的几点不足,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以提升自己的履职能力,做好科研工作。
(1)勤于学习,善于思考
学习本来就是科技工作者的基本功。可是这个能力成了我们中国科研人的阻碍。中国的学生非常依赖老师上课,离开老师不会学习,这是自学能力低下的表现。其实,绝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不管什么老师上课,自学永远都是学习的主体形式,而老师永远都是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我们在教育中一味强调老师的作用是一种误导。梁漱溟在他的书《我的自学小史》中,就强调这个道理。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我们这些在岗的研究人员,自学就显得为重要。而这一点我也是体会深刻,自博士毕业踏入工作岗位,自己已经不再是导师指导下的研究生,很多技术问题需要通过自学来克服。首先注重基础知识,和自己研究相关的基础知识一定要扎实掌握,否则很难有大的突破,具备过硬的基础知识才可能造就过硬的专业背景。其次要广泛阅读,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本专业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急需解决的问题、有重大意义的问题等等。在学习的同时,更应该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很多的科研成果都是在不经意间发现的。做科研如果就事论事,往往会碰壁,因为显而易见的一些路线并不容易留下来给我们检漏。往往是在各个不同的课题和学科之间寻找彼此的联系,更有可能给我们带来惊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些科研工作者没有好的联想能力,对于所读过的各种不同的技巧不能融会贯通,导致思路欠缺。这种联想能力需要有很好的全局观,有很好的控制能力。能够把看似不同的方法和事物建立关联,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的科研能力。很可惜的是,我国长久的应试教育体制基本上把我们的联系思考能力,或者说是异想天开的能力扼杀在摇篮之中,这也正是我国对于现代科技的贡献很少,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一直离我们很远的重要原因之一。总之,学习和思考是科研工作者的两条腿,要想在科研的道路上走的更远,就必须锻炼强化自己的学习思考能力。
(2)开拓视野,勇于质疑
科研本身的目的是在于创造新的东西,而新的东西往往不是否定了旧有的东西,就是改善了旧有的东西,或者解决了原来没有发现的问题。三者都是在质疑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否定旧有自然不用说,不质疑就不能有否定。而改善也是由于质疑旧有东西的完美性才可能发现其弱点,并给出改进的方法。至于发现了原来没有发现的问题,也是对前人眼光和视野的质疑,如果不质疑前人的眼光和视野,就不能发现新的问题。想要培养质疑能力,就得多看多想,开拓自己的视野。在必博bibo工作的三年以来,自己也是体会深刻。工作单位经常组织参观考察活动,也经常邀请外来专家讲座,其目的就是让我们这些刚走出校园的学生开拓视野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完成角色的转变。在自身专业素质的基础上,我们就会独立性的思考,就会会多问几个为什么,才会使科研工作能够推陈出新。
(3)解放思想,敢于奉献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直是我党的思想路线方针,这一方针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科研工作。在山东省必博bibo工作,需要准确定位自己,以前在学校只是以完成课题和发表论文为主要任务,而且目前则是科技服务企业,服务社会。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相比于学校,现在的科研要求会更高,挑战也会更大。因此我们首先要在思想上完成转变才能有效的完成本职工作。做科研其实是在摸索别人没走过的路,而且有较高的无收益的风险。尤其在充满了物质诱惑的时代,做科研需要一种献身精神。有些人天生就是要做科研的,人类总需要一小部分人站出来,为人类的贡献做点事。我们大多数同学把读博士当成了就业的梯子,把做科研当成了任务或者职业。虽然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但是这不是科研需要的最高境界。我们从前人的身上能够看到,真正的大科学家都是有献身的精神。这种献身精神一般情况下并不是非要真的献出生命,而更多是一种对科研的执着和信心。比如2010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罗伯特爱德华兹,现年87岁的爱德华兹的人工授精试管婴儿开创性的工作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技术成熟于70年代,现在已被广泛应用;这项成果对克隆动物、干细胞研究、人造生命以及转化医学等生命科学领域研究,具有划时代意义。据说,他的研究曾引发激烈的伦理道德争议,宗教界、伦理学家和科学家纷纷对此提出质疑,其中“基因之父”、詹姆斯·沃森也对爱德华兹的研究大加指责,认为研究体外受精将使“屠杀婴儿成为必要”。1971年,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做出不再资助体外受精实验的决定。由此,这项研究全靠私人帮助,爱德华兹才得以在剑桥大学附近建立体外受精诊所。爱德华兹正是依靠一种执着和奉献精神,使得今天全世界至少有10%为不育症所困扰的夫妇解决烦恼。诺贝尔奖委员也用了32年时间才最终确定这项意义深远的科学成就。其实一旦有了这种献身精神,什么都是浮云。一旦我们缺乏,那么我们聪明的大脑就会给我们的懒惰和堕落找到无数的借口,让我们顺从于世俗。
现今社会是知识更新社会,全民族都在提高文化素质,科学技术含量高, 知识面宽。而我们科研工作者如果只满足于应付,凑合,马马虎虎,那样既干不好工作, 也提高不了自己,工作当中就难免出现差错,犯错误。在现代社会,新事物、新知识不断涌现,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各项工作标准和要求也在“水涨船高”, 如果停留于现今老做法,必然要落伍。从这个意义上说提高履职能力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不可以一劳永逸。只有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学习新知识,积累新经验,掌握新本领,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山东省必博bibo必博bibo研究所©版权所有 鲁ICP备10024146号-5
  技术支持:新科网络